
(资料图)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法币政策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法币政策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拼音]:fabi zhengce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货币政策之一。亦称法币改革。中华民国建立以来,中国以银元为货币本位。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称中、中、交、农)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在市面流通,并限令各金融机关和民间储藏的白银、银元交由中央银行收兑。单这次“白银国有”,国民党政府即取得白银约计三亿元以上。同时规定法币汇价为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由中、中、交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从此,中国的钞票从可以兑现的信用货币一变而为不兑现的纸币,但还不能算是一种纯纸币制度,而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度,因为它可以自由兑换外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淞沪战起,外汇大量外逃,国民党政府为了防止外汇套购,开始实行外汇统制政策,废止无限制买卖外汇办法。从此,法币对内既不能兑换银元,对外又不能自由买卖外汇,它就成为一种纯纸币本位了。